抵达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当日,正是农历二月初二。前些天,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沿途吕梁山脉山连着山,山间积雪尚未融尽。傍晚,县城里“二龙戏珠”的花灯亮起,寄托着老百姓朴素的祈盼:瑞雪兆丰年,龙年“龙抬头”。

2017年6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岢岚县赵家洼村了解深度贫困状况,随后又到宋家沟村移民搬迁安置点考察调研。总书记在此发出了“希望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并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转眼,时间过去快7年了。当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访的村庄,变成了啥样?当时的搬迁群众,日子过得如何?总书记的祝愿,他们实现了吗?

次日清晨,雪后初霁,天空瓦蓝瓦蓝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开始探寻凝结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2017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山西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察看玉米长势。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村庄的故事

赵家洼——消失与重生

距离岢岚县城12公里处,公路边“赵家洼”的指示牌十分醒目。村口,不久前才新修的水泥桥引发了当地干部的回忆:“当年总书记来时,这里还是座窄小的简易桥,村里也是砂石路。”桥下,穿村而过的岚漪河,静静目睹着这些年间赵家洼村的消失与重生。  

阳坪乡赵家洼村,曾经是岢岚县一个深度贫困村,坡陡沟深,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劣。村里老人多、光棍多、病残多;上学难、看病难、娶媳妇难;不通网络、不通动力电、不通客运班车。没有动力电,村民要雇三轮车或赶牛车到10里地以外磨面粉;家家户户用扁担从全村唯一一口浅层渗水井担水喝。井水水量仅够饮用,根本不够浇地。每逢天旱时,村民望着庄稼地里的玉米长势,心急如焚又无能为力。祖祖辈辈坡地上刨食的赵家洼人,增收途径匮乏,2014年贫困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716元,2016年贫困家庭可支配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占比高达54%。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交织,村里有能力的年轻人纷纷迁出了赵家洼,但老人们却再也翻不过那一道道山梁。统计数据显示,全村户籍人口54户115人,2016年常住人口只有6户13人。

2017年6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赵家洼村,进农户、到地头、听民意、问增收,把党中央的关怀送到乡亲们的心里。  

随后,岢岚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根据山西省及忻州市“六环联动”(即:精准识别搬迁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跟进社区治理、产业就业保障)部署,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等问题,按照全县“1+8+ N”(即:以城区内的1个移民社区为中心、8个中心集镇为骨架、若干重点村为支点)的搬迁安置格局,全面启动包括赵家洼村在内的117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搬迁。

2017年9月,通过县城广惠园社区集中安置、阳坪中心集镇分散安置的方式,赵家洼村完成整村移民搬迁。在安置新区,产业帮扶、就业拓展、创业支持、兜底保障等后续扶持措施多管齐下,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不再有人居住的赵家洼村,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土地利用、光伏项目。曾经养活不了赵家洼人的这方水土,如今在生态建设的进程中展现出造福群众的勃勃生机:全村累计退耕还林1473亩,带动搬迁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累计荒山植树造林1243亩,带动有劳动能力的8户群众年务工收入1万元以上;旧村拆除复垦土地40亩,指标交易收入480万元,190多亩耕地流转经营,每年每亩流转费300元,既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又稳定增加了群众收入;赵家洼村级(联村)光伏电站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约8万元收入……

与此同时,这里还有了一个新身份:岢岚县党性教育基地赵家洼教学点,每年7月,全县干部都要在此重温入党誓词。翔实的历史文图资料及眼前实景对比,搬迁前后的巨变同样震撼着平日里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岚漪河不语,但它见证着一切:曾经的艰难,搬走的人,腾出的空间,未来的金山银山,还有那精神高地上永驻的红色初心。

宋家沟——从安置点到AAAA级景区

宋家沟村村口,一拨游客刚刚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始他们的参观游览。另一位讲解员结束了上一轮讲解,匆匆赶来为记者解说。她说,现在是淡季,5月份起才进入旺季。旺季时,她平均每天要讲解6场。  

跟随她的脚步,宋家沟这座由旧村改造、闲置房屋翻新、移民搬迁安置而成的“新村庄”,逐渐完整清晰地呈现在记者面前。

宋家沟村是宋家沟镇政府所在地,也是岢岚县“十三五”易地搬迁中心集镇安置点之一,即前文所述“1+8+N”搬迁安置格局中8个集镇中的一个。2017年,通过对1.7万平方米空宅基地征收拆除,按照北方特色传统民居设计方案完成改造的宋家沟村,风格统一、要素鲜明、功能完备、动静交融,处处洋溢着审美趣味。截至2017年5月,宋家沟村共承接安置周边14个村145户265名群众。该村现有户籍人口630户1375人,常住人口318户813人,原住村民与搬迁群众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一场民俗活动正在宋家沟村三棵树广场上热闹上演。

漫步宋家沟村主干道宋水街,街道宽敞洁净,建筑古朴静谧,路边摊位林立。由中、英、韩等多种文字及图案标识共同构成的路标指示牌、介绍景点历史的说明牌,为旺季时熙熙攘攘的游客提供清晰导引。三棵树广场上,在旧村改造时特别保留了寓意“幸福树”的三棵杏树,并赋予其“广场”功能;村史馆院落的荣誉墙上,展现着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成就;文化大院的LED显示屏上,循环播放着2017年6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宋家沟村考察调研的新闻视频。镜头里的宋家沟村,与如今村貌基本一致,激动的村民在雨中排起长长的队伍,大声问候“总书记好!”临别时,总书记发出了“希望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随后,很多企业想在宋家沟村投资,不久,游客也越来越多。村干部瞅准时机,开动脑筋谋发展。2017年,宋家沟村尝试着在国庆黄金周期间,首度向游客推出美食节活动。当时,老百姓对做买卖既无兴趣也无经验,加之忙着秋收,参与经营的群众寥寥无几。

为鼓励村民参与经营,宋家沟村将总书记考察该村的日子定为“乡村文化旅游季”开幕日,并由村干部带头动员村民参与经营活动。2018年“6·21”活动期间,村干部动员了18户村民参与经营,其中卖烤面筋的一户村民,每天净收入1000元。这个数字深深震撼了老百姓,2019年宋家沟村的经营户一下子就增加到43户。

当年,村干部提前去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西安小食品一条街考察学习,并在“乡村文化旅游季”期间加入端午社火民俗表演,将平时一周的活动期延长至一个月,加之县里积极引流,每天旅游大巴川流不息,在街上卖烩菜、油糕的村民,每天最高收入达2000元。当月,宋家沟全村经营总收入达到320万元。

2020年,“乡村文化旅游季”的广告发布到了太原,活动期间每天上午9点,村里就挤满了游客。当年光摊位费,村里就收入十几万元。2023年的“乡村文化旅游季”,每天游客1万多人,在没有向外来50余个经营户收取摊位费、没有安排娱乐设施项目的情况下,宋家沟村营收总额就达80万元。

近年来,宋家沟村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以上营收数字,仅为“乡村文化旅游季”期间的统计。2021年起,宋家沟村还成立了“节节高”旅游合作社,带动26名社员年均增收6000元;吸引12名返乡创业人员开发农产品和特色小吃、开办农家乐,人均年增收5000元。

宋家沟新村鸟瞰图。

旅游产业蒸蒸日上,带动群众增收节节升高的同时,宋家沟村还于2018年创建了国家AAA级景区,2023年又创建了国家AAAA级景区。宋家沟景区提升方案、员工培训、旅游安全管理考核试卷等资料井井有条摆放在村委会。采访间隙,记者随手翻阅“景区自查整改台账”“景区游客投诉记录簿”,村委会周边有垃圾、工作人员未佩戴工作证、消防器材短缺等问题,通过常态化自查,1—5日内均整改完成;部分厕所未开放、停车场距离村子较远、缺少有特色的土特产等问题,均及时处置并通过回访将结果反馈给投诉的游客。          

除了让村民端起“旅游碗”、吃上“旅游饭”,宋家沟村还发展培养壮大其他产业,将群众最大限度吸附在产业链上,实现增收致富。

比如:发展设施农业。全村建设88座温室大棚,其中以“一户一院一棚”模式,带动40户村民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引进龙头企业规模化经营大棚40余座,吸纳用工40余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村集体增收7万元;最新引进企业建设3座“阴阳棚”,同时种植菌类和蔬果,棚顶还进行光伏发电,农光互补,每年可创收30余万元。

比如:发展养殖业。利用天然牧草优势,新建3个大型养殖场,破解人畜分离与圈舍紧张问题,以“大户带小户”模式,带动养殖户45户,养殖肉牛1700余头、绒山羊4000余只,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

比如:发展沙棘加工产业。依托宋家沟镇全镇7万亩野生沙棘林、5500亩人工大颗粒沙棘林,以“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开发沙棘系列产品,带动40人稳定就业,同时带动98户村民采摘沙棘果、叶,户均年增收1万元。

比如:发展林木产业。依托管涔山林场、宋家沟林场,成立林业合作社,开展造林育苗,建设苗木基地340亩,带动务工35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    

与此同时,宋家沟村通过外出转移就业、就地吸纳就业、公岗开发就业等就业帮扶举措,全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实现有劳动能力家庭产业就业覆盖率达到100%。搬迁安置在此的群众,更是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乡村文化旅游季”活动期间的宋家沟村宋水街。

7年来,宋家沟村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前行,苦练内功,蜕变超越,实现了新环境新活力、新产业新路子、新乡风新气象“六新目标”,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等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6391元提升到2023年的18558元,其中搬迁群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7133元提升到2023年的18352元,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祝愿变为现实。 

百姓的故事

那些总书记握过的手

位于岢岚县城的广惠园社区,即前文所述“1+8+N”搬迁安置格局中的“1”。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走访过的脱贫户刘福有和曹六仁两家人,后来都从赵家洼村搬迁至此。

迈进刘福有的家门,75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宽敞明亮,整洁温馨。两间卧室均向阳,阳光照在家中的盆花上,生机盎然。平日里,家中就78岁的刘福有和76岁的杨娥子老两口在家。孩子们各自成家,在外面打拼;老母亲2018年去世,享年93岁。

热情的老人指着家中陈设打开了话匣子:搬过来时,装修、家具一应俱全,“还有新铺新盖,我们结婚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好的铺盖!”提起当年赵家洼的日子,杨娥子连说好几次“这儿比赵家洼可好太多了!” “老房子漏风,冷得厉害,一到冬天全家都要抱(围)着火炉睡,盖两床被子还冻得脚疼,睡不着。”

搬迁到广惠园社区后,刘福有就担任起社区保洁员。那时,保洁员这个岗位,帮助他克服了离开土地的不安感和无人相识的孤独感,渐渐融入了城里的生活。

“因为总书记到过我家,人们都羡慕地问这问那,通过交流,认识的人就多起来。现在都适应了!”谈到如今的生活,刘福有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账:“养老金、低保金、退耕还林补助、光伏公益岗补助……一年下来收入4万多元呢!我们身体挺好,社区里看病、买药也方便。”

据刘福有回忆: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一进门就握住轮椅上妈妈的手说,大妈你好,身体健康哇;那一天,总书记问我愿不愿意搬迁,我说愿意;那一天,总书记临走还不忘再祝妈妈身体健康……没想到,愿望实现得这么快。三个月后,就搬迁变成“城里人”。“要是现在还在村里住,这年龄,没力气担水、背柴了。想也没想到总书记来到咱的家!我们是亲身体会到了总书记的关心、党中央的好政策……”回忆间,泪水涌出刘福有的眼眶。

刘福有老两口十分想念习近平总书记。客厅墙上,挂着总书记来家里的照片,想他的时候,就抬头看看;天天打开电视看新闻报道,知道总书记牵挂的人和事很多很多,但还是盼着他能再来新家坐坐;因为总书记来家时说过黑豆做成“钱钱饭”好吃还有营养,杨娥子专门学了做法,期待着下次总书记来,一定要亲手给他做一碗“钱钱饭”。

今年69岁的脱贫户曹六仁,搬迁之前与刘福有是前后屋的老邻居,2017年9月又和刘福有一同搬进了广惠园社区,两家房子户型一模一样。

早年,因妻子视力不好,曹六仁凭一己之力靠务农供4个孩子上学,经济压力很大,家中一贫如洗。

曹六仁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来家里的那一天。“总书记问我家中几口人,孩子干啥啊,收入有多少?还问我愿不愿搬迁,我说挺愿意。”从那以后,曹六仁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折:从大山里来到城里,住上新房子;从田地里刨食到去天盛缘玻璃棉有限公司就业,月薪2800元,收入稳定;社区邻居从陌生到熟悉,与很多同龄人有了共同话题。如今,孩子们都工作了,除了小儿子未婚,其他子女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下一代。

眼见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4月27日,曹六仁突发脑梗导致身体右侧半身不遂。曹六仁先后两次住院,医疗费在出院当天即进行了一站式报销,规范便利。出院后,曹六仁无法继续上班,阳坪乡政府很快为他申请办理了低保。半年后,广惠园社区为逐步康复中的曹六仁安排了保洁员公益岗位,日常负责捡拾社区绿化带垃圾,每月岗位补助800元。

乐观而健谈的曹六仁告诉记者,突发疾病后,乡镇、社区已经给予自己极大帮助,剩下的路,要自强。“总书记说,扶贫要扶志。党和政府帮我们度过最难处,我们必须要有志气,不管挣钱多少,诚心诚意把力所能及的活儿干好,干到底。”目前,曹六仁右半身还是感觉无力,他喝中药、积极锻炼,期待身体快些好起来。

言谈间,曹六仁抬头看向墙上习近平总书记到自己家的照片,顿了顿,说:“我们这茬人赶上了好政策,我们已经很幸福了。”

从曹六仁家出来,临近中午,暖阳当空。广惠园社区的街道两旁,搬迁群众三五成群在下棋、聊天;日间照料中心20余位五保户正坐在餐桌前等待免费午餐;学校门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们翘首以盼;社区卫生室刚刚送走买药的人准备午休……想到作为党员的杨娥子,疫情期间带着老伴刘福有每人捐款500元用于抗疫;想到人生难免波折起落,越是挫折处越显示出自强本色的曹六仁……党和政府的努力付出与人民群众的努力回馈,在这个小小的搬迁社区里,竟形成了如此温暖的链条。

那些闻“声”而动的心

脱贫户沈姚付,是2017年5月从宋家沟镇西口子村搬迁到宋家沟村的。搬迁时,当地政府尊重群众意愿,想进城的村民搬到了县城广惠园社区,想种地的村民搬到了宋家沟村。大半辈子靠着土地过活的沈姚付,之前的人生中鲜有选择机会,他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种地”。

搬迁后一个多月,沈姚付就在村里的三棵树广场上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当时场景,68岁的沈姚付仍掩不住兴奋之情:“总书记祝愿我们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号召我们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激动得晚上都睡不着觉!”

沈姚付的老伴因常年腿疼不能下地干农活,他自己种地、照顾家庭,也不能外出务工,加上还要供女儿上学,家中经济一度十分拮据。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后,沈姚付浑身充满了干劲。如今, 他发现,村里游客一天比一天多。自己家紧挨着三棵树广场,地理位置优越,很多游客都会在自家门口或进院里歇歇脚、聊聊天。沈姚付就和老伴商议着卖凉粉。   

自此,老伴每天早晨5点起床做凉粉,沈姚付下地去干农活,上午9点,地里的活儿忙完了,老伴的凉粉也准备好了。村里游客渐渐增多时,“老沈凉粉”也开张了。“老沈凉粉”的名气,一天比一天大,沈姚付家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多。

沈姚付家中12亩地,一年收入1万元左右,卖凉粉的收入几乎与种地收入齐平。村里“节节高”旅游合作社成立后,沈姚付是第一批加入其中的社员。社员售卖由合作社开发、引进和统一定价的旅游文创产品,每件产品扣除成本费用及2元互助基金外,差价均为社员收入。去年,仅卖合作社产品一项,沈姚付就收入了4000元。此外,合作社给社员每天出摊补助30元,每年补助7个月。沈姚付去年还卖了两个月红芸豆、沙棘汁等农产品,捎带又挣了2000元。去年年底,宋家沟镇政府还奖励了沈姚付2000元发展庭院经济补助。“收入也挺高!在太原打工的闺女,一个月挣3000多元,还不如我能攒下钱!”正给记者算账的沈姚付,自信地笑着,补充了这么一句。

随着宋家沟村游客越来越多,“老沈凉粉”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沈姚付告诉记者,自己这个年龄,又搞经营又种地,挺累,但特别有劲头。做生意5年来,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真的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撸起袖子加油干,芝麻开花节节高。可沈姚付并不打算满足于现状。“我不是党员,但觉悟也要提高。前些日子,省委领导来我家,祝福了我三句话,我都记下来了。”说着,沈姚付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事业发达,买卖兴隆,年年进步。

“怎么进步?就是想法得比去年还要多!”有一次,几名河南游客在沈姚付家定制午饭,点名要吃蒸莜面、烩菜和凉粉。这启发了沈姚付,他计划好了,今年旅游季,还要增加经营品类,卖蒸莜面等有山西特色的熟食。

同住在宋水街上的脱贫户梁润花,今年68岁。十年前患癌,放化疗后不能再干重活。闲不住的梁润花,琢磨着“总书记还说让撸起袖子加油干呢!不能干重活,那就干个轻的。”于是,近三四年间,她摆摊卖起了小铜件纪念品。“摊位免费,货柜都是公家给的,一年能增收8000元!”梁润花的儿媳孔引莲说。家中整洁的桌面上,醒目地摆放着村委会在“三八”妇女节授予孔引莲的“好媳妇”奖状。

宋家沟村一般户郑仙仙在外务工的儿子看到乡亲们的干劲这么足,意识到机遇来了,立刻辞职返乡。他一边从山上采毛健茶、地皮菜、蘑菇、黄岑出售;一边还在自家地头种了红芸豆等四五种作物;同时又在村里沙棘厂打工,简直就是能力爆表的“六边形战士”。

那些趁势而上的家庭

广惠园社区配套帮扶车间引进的企业山西立源皮具有限公司,多年来面向搬迁群众提供大量优质、稳定、有成长空间、时间自主性强的就业岗位。“这里主要生产箱包,海外订单多,一些产品还是直播爆品。目前订单已经排到3个月后了。”帮扶车间负责人余建水介绍,公司与搬迁群众“前后脚”入驻广惠园社区,业务资源十分稳定,年产值2000余万元,务工人员140人左右,其中搬迁群众68人,脱贫户十余户。

30岁的崔俊霞,2017年举家搬迁到广惠园社区。当时,崔俊霞和丈夫尚在外地务工,2021年因孩子上学需要,他们返回岢岚。听说家门口专门为脱贫群众建设了帮扶车间,工资实行计件,且务工时间自由,方便照顾孩子,崔俊霞就前往应聘并成功就业。如今,守着孩子守着家,她每月工资2000多元。丈夫和公公都开大车跑运输,婆婆开饭店,家里还有地,全家人一年收入十七八万元。这也曾是一户贫困家庭,一切的改变都缘于一次决定命运的搬迁。

脱贫户李娟也在社区帮扶车间务工。自打2018年从阳坪乡搬到广惠园社区,李娟就过上了家门口上班的生活。那年她27岁。2019年,凭借优秀的业务技能,李娟从一名普通工人晋升为针车一组组长,工资也涨到了每月3500元。李娟的爱人在县里焦化厂上班,每月收入5000元。县城里好找工作,公公婆婆都打工。靠着这些年的打工收入,不久前公婆又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装修费还花了10万元。“结婚后我们就在县城租房子住,做梦都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呢!现在,政府不仅帮我们实现了愿望,还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我很知足。希望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下去,将来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李娟说着,嘴角不由得翘了起来。

干部的故事

“陈福庆们”的坚守

2016年3月,时任岢岚县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陈福庆,与曹元庆、周胜贤两名同事一起,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被派往赵家洼村,陈福庆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与大部分驻村工作队扎到基层抓产业、久久为功出实绩的工作路径相比,“陈福庆们”的经历迥然不同。他们的工作内容,随着老百姓的搬迁,发生了剧烈的转变。

陈福庆到赵家洼村第一年,驻村工作队帮着这个田在梁上、路在坡上、仅剩6户21位村民的村庄搞生产服务。拉炭、发鸡苗、运化肥,夏天还去帮老百姓锄地,啥活儿都干。老百姓们感慨地说,驻村工作队对咱老百姓,那就像当年的八路军!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赵家洼村后,驻村工作队围绕易地搬迁,深入群众家中,调研论证、动员解释,把党和政府的搬迁政策掰开揉碎讲给村民们听。有劳动能力的,工作队就在搬迁之前帮助他们就业;有思想顾虑的,工作队换位思考做工作帮助他们打消顾虑。安置就业、兜底保障、土地权益、惠民政策以及一次一次的上门沟通,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定心丸”。

陈福庆清楚地记得,2017年9月22日搬家那一天,工作队与全村一起在广惠园社区吃了顿“安家饭”,席间村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忐忑。毕竟,新的考验接踵而至。

水费不会交,电费不会交,物业费不会交,老百姓甚至连交费的地方都找不到,工作队一遍一遍亲自领着他们去。电饭锅、燃气灶、抽水马桶,群众统统不会用,工作队挨家挨户到家里手把手教,乡亲们学会了还得通过考试,确保安全操作。为了方便协助老百姓适应新生活,工作队干脆在社区租了个车库作为临时办公室,为心理上极度依赖他们的乡亲们持续跟踪服务。这支工作队,在赵家洼村坚守了5年,其间,工作队成员们克服个人家庭困难,均未调整轮换。2021年上半年,乡亲们完全适应了搬迁生活,“陈福庆们”才回到各自原单位。

现已担任阳坪乡乡长的陈福庆说,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赵家洼村工作队,掀锅盖看棉被,围绕村庄发展和之前入户情况同干部们交流,临走还关心询问工作队补助问题,细节和问话中皆是浓浓的为民情怀。从一个驻村书记的视角亲眼看到这一切后,陈福庆对中国共产党人“以百姓心为心”“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生境界,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领会,这成为他们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为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坚守和付出的源头动力。

“尹建明们”的奔波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广惠园社区成立于2019年6月,下辖10个小区,其中4个小区1773户5029人为易地搬迁群众,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陆续搬迁入住。这些群众涉及全县10个乡镇117个自然村。

搬迁群众融入社区生活的过程,漫长而艰难。有些老百姓一辈子没来过城里,怕找不见回家的路,门都不敢出;有些老百姓担心城里有坏人,平时只和原村人电话交流。“面对新环境,搬迁群众的戒备心很重。”社区干部高俊丽回忆,刚开始,网格员上门走访,别说进家了,根本敲不开老百姓的门,好多居民隔着防盗门和他们说话。情势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转变。通过长期逐户逐人走访,社区“两委”干部、网格长、网格员与搬迁群众逐渐熟悉起来,很多老人不会手机操作养老认证,他们就上门服务,增强群众信任感。“只要服务到位,只要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一传十,十传百,社区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就建立起来了。”广惠园社区党委书记尹建明告诉记者。搬迁以来,各乡镇都派驻两名工作人员常年在社区大厅办公,对接工作。随着搬迁群众属地管理走向正轨,除了土地、林地事项仍需对接乡镇,其他事项社区通办,于是2023年,各乡镇常驻人员从办公大厅撤离。“现在,本该是乡里解决的事儿,老百姓也是先找社区,依赖度转过来了。”尹建明自豪地说。

社区干部带着记者入户采访时,记者注意,那些曾经敲门都不肯开的大爷大妈们,如今一见面就拉住他们的手热情地唠嗑,是典型的强信任链接关系。“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搬迁群众有难处,只要找到我们,不要先考虑这事儿能不能管,先揽过来再想办法,就是要让群众觉得有事就有人帮忙,这样,老百姓的心是暖的。”尹建明说。

广惠园社区搬迁户正在山西立源皮具有限公司内务工。

社区对搬迁群众“一老一小”、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倾注了更多关注。以老年人为例,广惠园社区搬迁群众中,60岁以上老人1800人,占到搬迁总人口的1/3。其中独居老人218人,子女不在岢岚的35人。社区通过多种措施关注着他们。比如,安排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经常上门与老人聊天,确定老人人身安全;通过社区监控车流量的摄像头,大数据抓取比对,发现有老人两三天不出门,就上门查看;通过发起“敲门行动”,年轻人结对对门独居老人,敲门关注、邻里相望。去年,广惠园社区又为独居老人定制了一批定位手环,近期就将发放至独居老人手中,为独居老人的安全再添一重保障。

多年来,广惠园社区致力于从苗头上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社区始终保持“零上访、零案件”纪录。社区网格员、公益岗人员包户上门,每周入户两次,与群众聊天、为群众服务的同时,发现并消除社区内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可谓“润物细无声”。

社区服务不断深入化、精细化的空间是无穷的,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搬迁群众要稳得住,核心工作就在社区治理。社区服务就是辛苦些,只要为老百姓真心办事,老百姓出来就会说,现在社会真好!”尹建明感慨道。

习近平总书记的感召,是“陈福庆们”奋斗的动力;老百姓的口碑,是“尹建明们”奋进的标尺。正是一场接力跑,衔接起搬迁群众从故乡到异乡、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型。

2024年春节前,岢岚县委县政府将“务工二维码”印在红红的“福”字门贴上,通过为全县老百姓送“福”,把千余就业岗位信息送到老百姓家中。元宵节期间,广惠园就业服务站举办了“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平日里,通过县零工市场、就业帮扶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及社区网格群,搬迁群众能够及时获得岗位信息。组织搬迁群众稳定务工就业,成为岢岚县促进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岢岚县人才和就业服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10日,广惠园社区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1284人,相比去年同期增幅18.7%。

岢岚县拥有忻州市“西八县”里唯一的省级工业类开发区,该县县委书记孟宏斌曾被园区门口员工们满满停放的10万元左右的小轿车震撼到:“仅3个大厂用工就达1500人。焦化厂600名员工,最低月工资4000元。他们背后是1500个家庭。”每年一过春节,岢岚县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就深入各企业摸底用工需求,然后按照“排查并宣传,培训并颁证,职介并输出,服务并奖励”的指导方针开展工作,并不断优化便捷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和“稳岗补助”发放流程,多维度支撑、鼓励搬迁群众主动就业。

受到工业园区启发,孟宏斌引领干部群众用工业思维推动岢岚县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建设标准化羊舍并进行招商引资,发展起“万只湖羊”产业,以多产、高质的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做强了岢岚的羊产业链。

“撸起袖子加油干”“芝麻开花节节高”,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棵树广场前讲的话,不仅刻在了宋家沟村的墙壁上,更映射在“沈姚付们”勤劳致富的收入里和岢岚县干部的心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的合力,化作“福”字,入千家万户,幸福到万家。 

本文链接:http://xiangcunbao.cn/post/66.html 转载需授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