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

…………

2013年、2018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海南乡村考察。在三亚市博后村玫瑰谷、海口市施茶村、五指山市毛纳村,总书记考察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并为产业后续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

梳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玫瑰、石斛、茶叶等产业,我们能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特色产业造就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通过特色产业将原本致贫因素转换为致富动能,点石成金。

博后村以高效农业驱动,改造盐碱地,将贫瘠之地变成“幸福经济”的依托,同时与民宿经济相互促进激荡;通过生态转换,毛纳村将身处深山这一劣势,转换为茶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引入石斛产业后,施茶村在难以发展农业的火山石上打造出高品质石斛。

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这是11日下午,习近平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向村民们挥手致意。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幸福经济”:盐碱地上的蝶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在博后村村中心哎岬湖畔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这是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博后村玫瑰产业园时,与黎族老乡攀谈时留下的一句温暖而坚定的话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展示了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小康”,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还要看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不仅要看平均数,而且要看大多数。博后村村民之所以对这句话念念不忘,是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昔日贫困村奔小康的难忘历程。

对博后村的变迁,本村村民、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玫瑰谷)保安部副经理黄亮很有发言权。

“2004年前后,我两次参加高考,先后考上了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学院(现海南师范大学),但因为家里没钱交学费,最后都没有读完大学。”回忆起过去因穷失学的苦日子,黄亮依然满脸遗憾。

“2009年,我在亚龙湾蝴蝶谷打工,当时,玫瑰谷开始流转村里的土地建基地,村干部看我有体育特长,就推荐我过来当保安。”黄亮说,“我是公司的第一批保安,到今年9月,在这里就待满15年了。”

博后村是一个黎族村庄,也是三亚市革命老区之一,毗邻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红色资源、民族资源和区位资源优势明显。虽然优势很多,但博后村却一直发展得不好。

黄亮回忆,到21世纪初,博后村依然处于普遍落后的状态,村民大多住在茅草房里,主要从事水稻种植、生猪养殖等粗放型农业,但海水倒灌导致村里土地盐碱化,水稻收成有限,单家独户的养殖业发展也难见起色,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

博后村目前拥有风格各异的民宿64家。民宿产业有力拉动了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同时又催生了红火的“夜间经济”。

2009年,博后村为了打破低效农业的发展模式,引进了玫瑰谷项目。“当时从村民手中流转了2755亩土地,用于发展高效农业。我们当时想突破‘两个不可能’,一是在热带地区种玫瑰,二是在盐碱地上种玫瑰。”玫瑰谷常务副总经理王硕介绍。

玫瑰谷依托南繁科技,通过改良土壤和进行科研攻关,改写了海南不产玫瑰的历史,使撂荒的盐碱地变成了玫瑰产业大本营。

由此,昔日致贫的盐碱地,如今成为不少村民的“致富地”,玫瑰产业成为当地人的幸福产业。2012年,玫瑰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带动博后村及周边村民500多人在园区就业。

 “我们保安部现在已经有30多人了,其中90%以上都是本村人。”黄亮说,“现在游客数量很多,2019年以来每年都有150多万名游客。”

保安部从6人到30人的变化,也从侧面印证了博后村玫瑰产业的壮大。黄亮如今是村里的上班族,每天8:30上班,上班前,他还有时间把孩子送到学校。“我读小学时,我父亲的收入来源就是种地、养猪、养鸡、养鸭,常常为我的学杂费发愁。”黄亮感慨,他的孩子已经不需要担心学费问题了。除了每个月领的工资,他家有5亩地流转给玫瑰谷,每亩每年流转费用3600元,此外,公司还为他提供五险一金。

在博后村,和黄亮有类似经历的村民并不少,苏吉丽就是其中之一。苏吉丽家里有3亩地流转给了玫瑰谷,每亩每年流转费用也是3600元。此外,她还是玫瑰谷农林技术部的经理,负责玫瑰种植基地的田间管理。

苏吉丽说,她这个部门管理着50多个人,基本都是有五险一金的正式员工,包吃包住。“我们这个团队年龄最大的60岁,小的也有30多岁,其中女性占了30人左右,其中10多人都是干了10多年的老员工。”

对现在的生活,苏吉丽很满意,“要是不喜欢这里,怎么可能待10多年。”苏吉丽说,“这里早上7:30上班,下午5:30下班,中午从11点到下午2点是休息时间,午睡、接送孩子等,都不耽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玫瑰谷时,苏吉丽也在现场,“那天很热,我们当时在工作,总书记问我们工作辛不辛苦,开不开心。大家都说开心,抢着和他握手。”

总书记到访后,玫瑰谷开始新的尝试,从高效农业向旅游休闲业发展。不久后,玫瑰种植业、玫瑰洐生品加工业、玫瑰文化旅游业、玫瑰婚庆业、玫瑰风情旅租业等业态融合发展并逐步形成规模。玫瑰产业驱动的玫瑰文旅、婚庆等“幸福经济”新业态在博后村落地开花。

“村民的收入也渐渐增加。2013年,在我们这就业的村民月工资水平大概1500元,现在的平均工资都在3000元左右。我们现有的600名全职员工,除了本村的,还有一些来自澄迈、陵水、五指山等地。”王硕说。

王硕还提到一个重要的现象:“玫瑰谷每年有150万客流量,已经和博后村的民宿产业形成了互相促进、共享的效应。”

除玫瑰谷外,博后村周边还有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海底世界等景区,“游客外溢”效应明显。

 今年43岁的蒲朝山,正是博后村“幸福经济”发展起来后,通过发展民宿致富的村民之一。2017年,博后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蒲朝山家的房子因为位于核心道路沿线,被列入拆除重建的范围,蒲朝山响应政府号召,将旧房子拆掉重建。

“2002年,我家住的还是茅草屋,当时早上吃早餐都没钱。后来出去打工赚钱后,建了个60平方米的小平房,也没钱装修,连窗户都是自己用木头搭的。”蒲朝山对自己的旧房子印象深刻,那个小小的房子,是他自己一砖一瓦砌起来的。

脱贫攻坚期间,在政府的帮助下蒲朝山盖了现在的三层小楼。2019年,看到村里有人经营民宿赚到了钱,蒲朝山也开起了民宿,并在当时四个家庭成员的名字中各选了一个字为民宿取名“山林博达”。

山林博达开业后,第一个月营收就达到20万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富裕起来奔小康,需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蒲朝山就抓住了博后村发展现代产业、推进城乡融合的机遇。他是博后村村民的代表,勤劳、低调,他养过猪,搞过观光游船,开过农家乐,在酒店里做过保洁员。最终,还是村里整体的发展给他带来了新的机会。

2019年民宿开业至今,蒲朝山基本全年无休,夫妻两人管理着9间房。“我们这里中老年游客比较多,回头客比率高,有将近50%的游客是回头客。”

如今,由于没有嬉水池等原因,山林博达的房价并不高,蒲朝山希望将民宿提档升级,所以想让在福建泉州上大学的儿子毕业后回家帮着经营。他说:“我们夫妻两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初中读完就出去打工了。年轻人应该会有新的想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博后村游客数量减少,蒲朝山将一层的几个门面房租给4个商户,经营奶茶店、药店、拉面店等,每年有30万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自己管理的9间民宿房间,他家再也不需要担心没钱交学费、没钱吃早餐的窘况。

在博后村,蒲朝山只是民宿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一个小小的村落,现有民宿64家,客房总数近2000间,是海南全省最大的民宿村之一,被评为海南省民宿“金宿”的有4家、“银宿”有6家、“铜宿”有11家。

民宿产业的发展,拉动了餐饮业、玫瑰洐生品零售业和农副产品消费市场,同时又反过来为玫瑰谷等景区带来客流。

民宿产业发展还催生了当地的“夜间经济”,带动300多名村民就地创业。蒲朝山家的一个小小榴莲摊,旺季时一晚上收入就有二三百元。如今,在博后村,“夜间经济”甚至开始具备反哺民宿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能力,多个产业互相融合推动,让村里的业态更丰富,村民收入也节节攀升。

博后村的成功经验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各地的干部群众前来学习取经。海南省委党校支持村里建立起“博后培训基地”,自2021年底投入运营,至今已培训近3万人次(含现场教学),2023年培训相关收入近300万元。

2024年春节期间,全村民宿入住率达92.94%,全村接待游客4.6万人次,总收入(含夜间经济)2407.7万元,其中民宿收入1173万元。

再上一层楼:“石上生金”故事继续

“如果要在这个馆里找一件最能代表施茶村历史文化特色的老物件,您会选择哪一件?”在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村史馆外,记者问村里的“金牌讲解员”洪尚科。

“水缸。”洪尚科毫不犹豫地回答。他说,你如果问村里的其他人,答案应该也是这样。“水缸是第一生产力”,这在施茶村是共识。

在村史馆,一个水缸上留着这样一行白色的文字:“不嫁金、不嫁银,檐下缸多就成亲。”这句话道出了施茶村曾经贫穷落后的根源——缺水。

海南的村庄会缺水?施茶村确实如此。

由于地处火山熔岩地区,施茶村的土壤层非常稀薄,天上下的雨水根本留不住,农业生产非常困难,而能留住雨水的水缸,成了施茶村人最大的财富——家里金银多不是本事,水缸多才是本事。

对于村里过去的困顿,施茶村党委书记助理王吕州并不陌生:“我印象中,父母亲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出去挑水。而父辈和祖父辈们的谋生手段,除了种水稻、木薯,还有一条赚钱的途径,那就是打石头。”

施茶村2万余亩土地,90%以上都在火山熔岩上。想要开垦点耕地,对施茶村人来说极为困难,所谓“开出巴掌地,垒石一座山”。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村里尝试过引导村民种植金银花,发展蘑菇产业,但最终结果都不理想。与此同时,施茶村涌现出不少匠人——打铁的、扎扫把的、做木匠的、做石瓦匠的、做根雕的……他们被迫放弃土地上的活计,去寻找替代性的经济来源。

作为村里的“金牌讲解员”,洪尚科梳理施茶村发展轨迹时,很爱用的一句话就是“更上一层楼”。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这里考察的时候,我向他汇报说,‘感谢党和政府出了这么多惠民政策,我们才有如今的美好生活’。总书记很高兴,他还祝我们的生活能更上一层楼。现在6年过去,我们也确实做到了‘更上一层楼’”,洪尚科说,“我们当时和总书记说,‘我们全村都脱了贫,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8万元’。去年,我们人均年收入达到3.4万元,你说这算不算‘更上一层楼’?”

“1.8万元”,对于这个数字,洪尚科记得非常清楚。洪尚科说,2013年,村里人均年收入仅有3600元,从3600元到1.8万元,这是施茶村上的“第一层楼”。之所以能爬上这层楼,得益于村里2015年引进的石斛产业。

“2015年前,这一片都是荒山。如果要问‘荒’到什么程度?我只能说,连牛羊进去都困难。我们引进石斛后,这里就完全‘点石成金’了。”洪尚科指着石斛种植基地对记者说。

石斛种植基地是洪尚科带着游客逛施茶村的第二个重要景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考察过的地方,就是在这里,施茶村在2015年上了“第一层楼”,2018年开始“更上一层楼”。

2013年底,施茶村“两委”成员到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斌腾村考察,在这个与施茶村地貌相似的村子,施茶村人在火山石与院墙上看到了石斛。

“既然石斛可以种在火山石上,那别人可以种石斛致富,我们也行。”当时,这是不少施茶村“两委”成员的心声。很快,村党委书记洪义乾引进海南健康石斛产业园,由该公司负责种苗、技术、资金方面的支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最初的推进并不顺利,不少村民心存疑虑,当地发展金银花和蘑菇产业失败的经历并不算太久远。

洪义乾带领党员干部上门做村民工作,并带头以土地入股,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曾在县园林局工作过、退休回乡的洪尚科,也将自家的5亩地入股。就这样,你1亩,我5亩,村里在2015年建成了第一个200亩的火山石斛基地。

最初建立石斛基地时,洪尚科是技术员,负责向村民讲解种植和养护要点。和荔枝、黄皮等传统水果不一样,石斛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如今,这也是限制石斛种植面积扩大的因素之一。

“我们这个基地种出来的石斛,是野生石斛,产量不高,但质量相当不错。”洪尚科说,“一亩地可以产80斤生石斛,即使不做加工,每斤也能卖到390元左右。除掉成本,利润有1.5万元左右。”

施茶村石斛基地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为了防止病虫害,需要保持相对干净的环境,“烂的树叶、树枝、杂草这些都要清理干净,避免石斛感染病虫害。”洪尚科说,这也为村里带来了10多个就业岗位。

洪尚科以5亩地入股了村里的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每亩地每年有1500元到2000元左右的分红收益。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施茶村考察后,不少游客开始前来参观、打卡。与此同时,技术员洪尚科也转变身份,成为村里的讲解员,每月有三四千元的工资。

游客来到施茶村,都喜欢找洪尚科,听他述说着施茶村“更上一层楼”的实践与愿景。施茶村发展的石斛产业,将原本的致贫因素——火山石地貌,转换成村民增收致富的资源,打出了火山石斛的品牌,完成了由贫向富的转换。

村里的人民调解员王建平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近十来年,村里有关土地的矛盾纠纷明显增加。

“原来土地并不值钱,所以撂荒土地很多。2015年,村里石斛产业做起来后,土地就变得很值钱,村民又纷纷把土地经营起来,这时候就免不了产生矛盾纠纷。有的土地荒废了几十年,原来的边界都不太清晰了。”王建平说。

为了调解争端,王建平需要查阅核实林改档案等资料,走访村民和退休村干部,并到实地勘探双方争议的地界。对王建平来说,这是一项“痛并快乐着”的工作,也从一个侧面看出施茶村土地的升值之路。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聊起习近平总书记到村里考察时的情景,王吕州印象中最深的,是总书记在施茶村说的这一句话。

“6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石斛种植面积从2018年的200亩扩大至现在的1438亩,这是我们石斛产业的第一个变化。此外,2019年我们还引进海南胜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一个产业园,业务从种植扩展到种苗培育等。”王吕州认为,2018年4月13日之后,施茶村走上了“快车道”。

石斛产业红火的同时,施茶村的火山荔枝也成为知名品牌。为了推动农民增收,施茶村推出“413工程”,鼓励每户农户种植4亩荔枝、1亩石斛,养3只黑山羊(石山雍羊),以多元化策略推动农民增收。

在种植养殖业之外,依托离火山口公园比较近的地理优势,施茶村发展起文旅产业,推动“田地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实现“村村有产业,家家有分红”。

“2021年,我们对村里的美食街进行了改造,包括对外立面、排污管道进行修建完善等。其次,我们也鼓励商户开发特色餐饮产品,比如这两年渐渐火起来的牛头宴,就比较有特色。”驻村工作队成员王华喜介绍。

如今,施茶村有“海南有个家”“美社有个房”等民宿8家,“原味园”等特色农家乐13家,火山根雕工坊5家。此外,施茶村还设立了农夫集市,开发出火山咖啡屋古村落风情游等产业。“石山老粉”“辣木鸡”等特色餐饮店成了石山美食网红打卡点,“美社有个房”获评“海南十佳民宿”。

随着业态的丰富,不少年轻人也开始返乡创业就业,一批返乡“新农人”通过开农家乐、办民宿等方式参与家乡建设。

施茶村村委会副主任吕青松就是返乡青年之一,2016年回村后,他在美食街开了一家农家乐“原味园”,主打石山雍羊、石山黑豆、石斛鸡汤等本地特色菜品。如今,施茶村里的讲解员、导购员、销售员,不少都曾经是海口的上班族。

“家家户户有别墅,有小车,钱包鼓鼓的,生活美美满满的。”这是洪尚科对施茶村现状的描述。在他看来,2015年是实现这一美满生活的第一个节点,2018年4月13日则是第二个节点,如今,“更上一层楼”的故事依然在继续。

洪尚科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是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三次握手:“我和总书记握过三次手。迎接总书记的时候,我和他握了手。我是村民代表,在和总书记面对面交谈的时候又握了一次,欢送总书记时,握了第三次。”

在这三次握手中,他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次,“当时是中午,太阳很大,但总书记心里装的都是老百姓,现场300多名村民,只要伸出手,他都和他们握手,一个不落!”

心里装着百姓,舍不得落下任何一个人。或许这才是最触动洪尚科的地方。

施茶村村史馆——施茶人家,展示着该村由贫到富的历程。

“硕果累累”:生态转化的活态博物馆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纳村考察时,来到了和茹手工茶坊参与炒茶,并买下了两袋茶叶。从和茹手工茶坊出来后,总书记勉励他们‘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和茹手工茶坊门口,放着这样一个蓝色背景的介绍板,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

毛纳村地处偏远,下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166户647人(脱贫户88户342人),绝大多数为黎族。这里曾经是一个房屋破旧、道路泥泞、环境脏乱且交通不便的小山村。

和茹手工茶坊由王菊茹与王柏和夫妇经营,茶坊的名字取自夫妻二人的名字。

“我的制茶技术是从娘家那边带过来的,我伯伯们很早就开始种茶和制茶,我很小也学会了制茶的工艺。”王菊茹说。

和茹茶坊的经营开始于2015年。当时,王菊茹与王柏和借了1万元才把茶坊盖起来,希望可以通过制茶摆脱生活的困窘。

2017年,毛纳村开始引进茶企、兴办合作社,开始将大叶茶作为核心产业来运营。

“我家并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驻村工作队的人对我们很好,给我们提建议,说:‘你们作坊盖起来了,接下来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这才有了‘和茹茶坊’。”王菊茹很感谢当时的驻村工作队。

如今,和茹茶坊已经成为毛纳村甚至水满乡红茶工艺的展示空间。在和茹茶坊旁边,就是王菊茹夫妇的住所,在二层露台上,他们搭建了一个能容纳五六张桌子的体验区,前来品茶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小憩闲聊。

王菊茹家有40亩茶山,据她介绍,一亩茶园一年大概能生产180—200斤左右的茶青。

“总书记来的时候,我们的茶叶销量不太高,自家的一些茶青都卖给其他企业了,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2023年翻了一番,收入有六七万元的样子。”王菊茹说,总书记到访之后,她家的茶坊成了村里的热门景点,带动了茶叶的销售。

除此之外,总书记到访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游客多了起来,我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更敢说,普通话也标准多了。”王菊茹说。她如今的生活很充实,放在桌上的钥匙串,挂着10多把钥匙,“这里面有厂房的、有家里的,现在要管理的地方很多。”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纳村作出的“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等重要指示,毛纳村大力发展茶产业,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

在生态转化理念的指引下,曾经地处深山的毛纳村,如今成为致富福地,成为海南实现由贫向富的又一缩影。

为推动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发展,通过“村委会+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茶叶种植、采摘、制茶及茶艺等全流程技术培训,并充分利用市里委派的科技特派员力量,为农户提供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实现从茶叶种植、苗期管护、采摘、收茶以及加工上的“一条龙”帮扶。为推动茶叶产业组织化程度,先后建成9家茶厂、茶坊,成立3家茶叶合作社,强化示范带动作用。

2023年毛纳村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约2300亩,其中新增面积为500亩,茶青收入270万元,茶叶平均每年为每户农户带来近2万元的收入。

由于品牌效应,和茹茶坊的产品再也不愁卖,家里的茶青都能制作成红茶出售。“我有固定客户,往往是顾客来这里喝过之后觉得不错,就持续购买,有的还能给他们定制。去年11月份就卖断货了,我的客户要买茶叶都要提前预定。”

由于采用手工制茶工艺,和茹茶坊的产量一直不大:“如果一个晚上要加工50斤茶叶,基本上就没时间睡觉。”王菊茹说。

如今,水满乡牵头成立了合作社。“我们协调衔接资金,帮他们提供厂房、技术等方面支持,提高产能后,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联农带农的作用。” 水满乡副乡长李杰介绍。

从去年开始,和茹茶坊已经开始带动周边村民加工和销售茶叶。2023年,和茹茶坊向周边村民收购了400多斤茶青,涉及6个农户。

对于现在的生活,王菊茹非常满意:“我们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现在开这个茶坊,一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很好了。而且,我们也想把手工制茶的工艺传承下去。”

如今,和茹茶坊是毛纳村“跟随总书记足迹,发现五指山之美”这一旅游线路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在茶文旅融合思路下,毛纳村随处都是景点。

来到毛纳村,游客会觉得整个村庄就像一个互动性很强的黎族文化活态博物馆,茶叶元素之外,黎族服装、美食、民俗等文化元素在村子里都有各自的展示空间,主题邮局、商店、农家乐和茶坊、黎药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当城市里不少高端商场在探索“商场博物馆化”的道路时,这个深山里的黎族村寨,已经将自己改造成了一个“文化博物馆”,展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之间的积极互动。

沿着和茹茶坊往前走几百米,就是王玉珍和王国玲经营的黎药坊。王玉珍夫妻将山里采摘的以及自家河边基地种植的草药作为创收新渠道,同样完成“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转换。

60岁的王玉珍性格开朗,她说,她的黎药制作技术既传承自娘家,也传承自婆家。“我很小就跟着妈妈上山采药,19岁嫁过来后,又跟着婆婆学黎药制作技术。”

在经营黎药坊之前,王玉珍家的生活并不富裕,那时候的经济来源是养猪和砍竹子:“以前交通不便利,游客少,我们都到山上去砍竹子,5毛钱一根,甚至一毛五一根的竹子我都砍过。”

黎药给王玉珍夫妻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收益来源。“一包药200元左右。以前游客购买的比较少,基本是周边村民来买。但这几年,像东方、三亚、陵水等地也渐渐有人过来买。”

为了保证药材供应的稳定性,除了上山采药,王玉珍家还建了一个三四亩地的药材基地,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药材的培育。当村里的茶叶产业逐渐红火时,王玉珍也种了几亩茶叶。

从王玉珍的黎药坊往硕果亭走,会路过村民王进华经营的农家乐——毛纳人家。随着游客越来越多,他家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原本十来张桌子的空间已经不够了,如今在村口的水塘边,正在扩建新的经营空间。

2022年11月13日,“雨林与您”体验活动开幕式暨“雨林时光”田园实景演出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举行。

从游客中心出发,经过文化长廊、和茹茶坊、黎药坊、毛纳人家再到硕果亭、共同广场……这条线路,毛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有寿带人参观过很多次。这一路的每一个景点,他都如数家珍。

“硕果亭是总书记来之后才起的名字,在这里,他对我们几名村民代表说,‘过去身在宝山空手而归,现在身在宝山硕果累累’,于是我们就把这里起名为硕果亭。”王有寿介绍。

2022年以来,毛纳村在生态转化方面更是硕果累累:

生态立体循环农业模式快速发展,形成“农业废弃物+种茶+养殖+酿酒”的循环经济体系,2023年该模式成功入选海南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建成毛纳“空中岭”等一批标准化茶园,围绕生态有机、观光采摘等主题,打造茶旅融合生态农业特色基地。

按照“种粮食也是种风景”的思路,村企租下农户103亩耕地种植水稻,既防止耕地“非粮化”,又能开发农耕文化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编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一点带动(以毛纳村为龙头)、水陆并行(水路泛舟、陆路骑行、雨林穿越)、六村联动(六个自然村联动发展)为抓手,不断优化提升毛纳村发展布局,再加上游客中心建设,毛纳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举办“雨林与您”体验活动、雨林时装秀、雨林音乐节、雨林文化节等系列“雨林+”活动,讲好雨林故事,充分展现毛纳村热带雨林魅力。

2023年,毛纳村累计接待游客23.44万人次,同比增长233.69%;旅游收入达1172.24万元,同比增长233.50%。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359元增加到2023年的2.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3年的0元增加到2023年的100万元。

“总书记最后在共同广场和我们告别。”王有寿介绍,在毛纳村,共同广场的名字蕴含着他们的多重美好寓意:

“我们黎族有一个舞蹈,名字叫做共同舞,所以,‘共同’的第一层含义就是我们黎族文化和黎族舞蹈。第二层含义,是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层含义,是我们奔赴共同富裕的愿景。此外还有一层含义,我们认为山湖林草是一个共同体,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转化。”

通过玫瑰、石斛、茶叶等特色产业,海南省各地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准确把握当地资源禀赋,将原本制约发展的因素,转换为致富的动能,建设一系列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以一道道亮丽风景讲述“琼”州向富的动人故事。

本文链接:http://xiangcunbao.cn/post/72.html 转载需授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