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宽阔平坦的道路与农家墙壁上主题鲜明的墙绘相互映衬;党支部领办的项目基地里,村民穿梭其间忙着采收……近年来,曲阳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乡村振兴中的组织保障,将“党建链”建在“产业链”上,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提升。同时该村还积极探索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如今这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山区县在党组织引领下,正朝着更宽阔的乡村振兴路迈进。
在党支部引领下,原来贫困落后的下岸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头雁引领 夯实党建根基
“以前我们村的产业、环境都不太行,现在村里变化太大了,在家门口都有活干。”“多亏我们有个好支部、好书记。”……灵山镇下岸村的变化,村民感受最为直观。
下岸村党支部书记韩鸿喜自上任起,便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通过抓班子、强队伍、建机制,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一年多的时间,原来贫困落后的下岸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在曲阳县的乡村沃野,干实事的党支部书记不在少数。羊平镇中村党支部书记高瑞刚带领班子队伍,依托雕刻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党建+雕刻+电商直播”的发展模式,助力电商产业发展。在党建引领下,中村被阿里巴巴评为“淘宝村”,电商从业人员超过500余人,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
下河镇新赤岸村作为水库移民村,村党支部书记常明带领班子队伍立足村庄实际,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苹果、猕猴桃等林果种植,培育农家乐、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生态观光等乡村特色旅游,实现了强村富民。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新赤岸村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变,先后获得“河北省卫生健康村”“河北省美丽乡村精品村”“河北省省级森林乡村”荣誉称号……
这些都是曲阳县抓头雁、促振兴的生动写照。为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曲阳县坚持选优配强乡镇和村(社区)“两委”班子,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到先进地区学经验、长本领。同时,建立健全“村问政、乡亮绩、县比武”擂台赛体制机制,推行村级“月问政”,以群众提问题、干部答疑、班子做承诺的方式,每月15日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公开问政活动;实行乡级“月亮绩”,围绕重点任务列出清单,按月对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单项评比和综合排名,实行奖惩制;抓实县级“月比武”,每两月组织开展一次“党建+”擂台比武,由县委书记当面点评,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
一系列举措下,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去年,曲阳县创新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双百双十”工程,根据全县和美乡村建设需要,选定100个基础薄弱的试点村,按照“乡村选派出单位,乡村振兴指导员选乡村”的双向选择机制,把100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派到乡村建设一线,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将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全面提升基层活力。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种养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曲阳县各乡镇纷纷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蚯蚓,在产德镇被视为泥土里的“软黄金”。“由于蚯蚓养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畜禽粪便,蚯蚓养殖不仅能够有效消化畜禽粪便,还能够将农田秸秆、生活垃圾、食品工业废料等有机废弃物消化分解。”养殖基地负责人介绍。蚯蚓产出的粪便能作为一种优质的绿色有机肥料出售,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这样的“多重价值”,让蚯蚓养殖一跃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由于产德镇生态林资源丰富,具备适宜养殖条件,因此,产德镇党委、政府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党建+特色养殖”强村富民战略,充分发挥“红色养殖户”“红色村干部”“红色企业”带头作用,着力“帮促带”,鼓励党员干部带动引导群众利用林下资源发展养殖、种植。
南中佐村村委会副主任翟新恩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镇党委的支持鼓励下,她率先引进蚯蚓养殖项目,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成功建设了“蚯蚓试验田”。
看到南中佐村尝到了蚯蚓养殖的甜头,其他村的党员干部也开始积极引进蚯蚓养殖项目。在不断的实践中,产德镇逐渐构建起“畜牧养殖—粪便收集—蚯蚓养殖—有机肥收集”的循环产业链条,越来越多的农户就近务工。
“平时没事我就给蚯蚓床浇水,每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北庄村村民刘香国说。目前产德镇有蚯蚓养殖企业23家,蚯蚓床6万平方米。
党城乡槐树埝村则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山楂种植产业,短短3年,就建设了山楂树园区210余亩,种植山楂树1.12万余株,并种植了桑葚树、樱桃树、山杏树等果树。全村共有180户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到基地就业等方式参与发展种植,探索山楂树套种套养模式,利用林下山地套种中药材80余亩,林下养殖肉鹅4000只。
“大鹅喜吃杂草,发展林下养殖不仅能清除杂草,鹅的粪便还可以作为有机肥供养山楂树,既降低了养殖成本,还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 槐树埝村党支部书记卢宗魁表示,槐树埝村山楂树套种套养已成为党城乡的试点工程,下一步槐树埝村将做好农旅深度融合,让山楂树套种套养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链”与“产业链”融合,不少村庄立足实际,在党支部引领下,释放了源源不断的产业动能。目前曲阳县367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蚯蚓养殖让产德镇的不少村民尝到了甜头。
提颜增质 建设和美乡村
“村庄美了,来这里的人、住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身心愉悦。” 恒州镇七里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忠印表示。去年,七里庄村以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为契机,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硬件设施整治提升工程,累计投入1300万元,其中,维修路面1.2万平方米、安装新型太阳能路灯150盏、粉刷墙体10万平方米,建设村内美丽庭院100余个、精品美丽庭院30个。
一系列举措实施后,七里庄村的村庄容貌实现了质的飞跃。一条条村道宽阔平坦,雅致的民房与绿树成荫的景致相得益彰,村民门前的“小花园”“小菜园”点缀其间,处处洋溢着淳朴的乡村气息,村庄吸引了不少短视频爱好者前来打卡拍摄。“村子越来越美了,村里人现在都不好意思乱丢垃圾……”村民张瑞浩说。
建设和美乡村,“内在”也尤为重要。在党支部带动下,七里庄村依托“五横七纵”的规整布局,将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化管理区,设立专兼职网格员,将村级组织架构建设、村民民主议政、纠纷矛盾及时介入化解等工作相融合,健全完善了网格化包联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
七里庄村仅是曲阳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生动缩影。曲阳县不断健全完善“345”治理体系(3即有事找党支部、干部家中见、事情一次办,4即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跟踪督办制、责任追究制,5即基层一线走访、干部一线接访、平台一线支撑、责任一线压实、法治一线保障),将全县367个村、9个社区划分为5389个基础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排查员”“调解员”作用,并成立县乡村三级人民至上办,探索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和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
“通过实践探索,曲阳县逐步建立了‘党建引领夯基础、三级书记齐上阵、上下一心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曲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兴军表示。(供稿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委办公室、曲阳县乡村振兴局)
本文链接:https://xiangcunbao.cn/post/115.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