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是红色的——革命战争年代,英雄的桐柏儿女用鲜血将它浸染。
桐柏山是绿色的——如今这里碧树沐和风,茶林翻绿浪,积蓄着现代产业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河南省桐柏县立足生态优势,围绕建设“全国知名茶乡”定位,把茶产业作为践行“两山理论”、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一以贯之抓产业,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持续提升联农带农成效,高标准打造16.7万亩生态茶园,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培育了主导产业。
桐柏县程湾镇黑明寺茶叶基地。
一以贯之抓好“一把手”工程
四月芳菲,走进桐柏县,仿若置身于“氧吧”,满眼的葱茏,茶香萦绕,令人心旷神怡。
桐柏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我国优质茶叶产业带,其种茶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绵延千年,并于近几年迎来井喷式发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桐柏茶产业的长足发展,名副其实地兼具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桐柏县副县长赵婉介绍。桐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茶产业发展纳入“一把手”工程,将建设“全国知名茶乡”明确为县域发展四大定位之一,专门成立了桐柏县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三茶”统筹发展领导小组,强力推动茶产业统筹发展。
仔细梳理桐柏县茶产业的发展轨迹,规划先行的理念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令人印象深刻。改革开放后,桐柏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组织群众大力发展茶产业,提出“广植茶树富茶乡,七分山上建银行”的奋斗目标;2010年,制定《桐柏县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坚持高起点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每年新发展茶园3000亩以上;2021年,《桐柏县茶产业“十四五”发展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全县茶园种植面积稳步发展至1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覆盖率达到75%以上,生态、绿色、有机认证茶园达到5万亩。2023年,县委、县政府对茶产业发展思路战略进行升级完善,提出打造“全国知名茶乡”的奋斗目标。
“规划即是‘路线图’,也是承诺书,写出来就要做得到。”桐柏县委书记党建凯表示,坚持规划先行是桐柏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把“秘钥”。
为做好茶产业发展规划,桐柏县还专门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研人员实地调研,参与谋划布局,因地制宜确立“一心一带二区五园”茶产业总体布局,统筹建设综合性茶文化大观园、业态创新发展示范园、生态示范园、乡村振兴示范园、科技孵化园,以点带面,集聚发展,进而实现了茶叶基地规模由小到大的量变。同时,该县从打造优质生态有机茶叶基地入手,加强绿色防控,开展标准制定,从源头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提升产业效益。目前,该县已打造生态茶园16.7万亩,开采面积达11.6万亩,年产量4060吨,其中有机茶认证面积2.4万亩。2023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4060吨,一产产值达11亿元,综合产值超20亿元。
一鼓作气引导群众参与
要感受桐柏县茶园的魅力,程湾镇石头庄村的万亩生态茶园是不容错过的理想“打卡地”。这里溪水潺潺、山林幽静、茶香四溢,处处展现着荒山变茶园的奇迹。
程湾镇地处桐柏山腹地、豫鄂两省交界,其地貌特点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曾久受地贫山荒之困。为改善这一状况,让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地发起大规模种茶的号召。
“我父亲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种茶的。”桐柏县程湾镇黑明寺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桐柏县嘉木茶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保勉说,“在政府鼓励下,我父亲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吃住不下山,硬生生地在山里开发出了大片的茶园。”
进入本世纪以来,当地的种茶接力棒传到了郑保勉这一代人的手中。
“我想的还是要种好茶,做好茶。”郑保勉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他原本有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机会,之所以选择扎根乡村发展茶产业主要是源于一种“一家人只为一杯茶”的情怀和当地政府对群众发展茶产业的支持。
“每年新种植茶园都有产业奖补,每亩300元到1000元,集中连片茶园的水电路这些基础设施政府也会帮忙建设……”在郑保勉及当地其他茶农看来,当地政府的这份支持是厚实而温暖的,既有高屋建瓴的统筹谋划,也有开山筑路、开渠通水的精准举措,更有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得益于各项扶持政策,黑明寺茶叶专业合作社已带动60多户茶农发展茶园面积3000多亩。
“领导一任接一任抓,我们一代接一代干”郑保勉说,现在他的女儿也从事茶产业,算是一名“茶三代”。在桐柏县,与之类似的种茶佳话还有很多。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通过精准务实的政策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恰是推动当地茶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又一“秘钥”。
实践中,桐柏县连续10余年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茶叶发展资金,重点用于茶产业的发展、品种改良、技术研发以及企业和农户开展茶叶规模化种植,同时大力整合部门资源和资金政策,以全产业链思维,全方位支撑茶产业发展。该县通过政府扶持,依托“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加速山地流转,提升群众积极性,促进茶园向大企业、大公司集中,并积极推进茶村融合,把15个乡镇、114个村有机衔接、连村成片,打造了一批以茶叶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茶叶专业村和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叶专业乡镇,形成了山中有茶、茶中有山、自成一体的“茶村融合”新画卷。
一门心思培育致富产业
茶产业一头连着桐柏县重大发展战略,一头连着富民强县的民生福祉。
桐柏县月河镇袁庄村是一个山区村,曾只见荒坡不见林,现在到处是郁郁葱葱的茶林。“种茶效益好,每亩茶的利润有四五千元。现在我们村也算是一个茶叶专业村了,周边共有5000来亩茶园,100多户村民都在种茶。”袁庄村党支部书记说。
如今,通过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桐柏县类似袁庄村这样的茶叶专业村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叶基地已覆盖全县114个村,种茶收入占茶区农民纯收入的90%以上,带动1700余户脱贫户、监测户发展茶产业,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人间四月采茶时,新竹背篓弄轻影。蓝天白云之下,成片成片的茶树沐浴在暖阳之下,零零散散的采茶人点缀其中,宛若一幅美丽风景画。这是位于桐柏县月河镇的河南省茶树良种繁育厂种植基地的忙碌场景。“采一斤25元,家里有事就在家里忙,家里闲了就过来采茶。”月河镇闵庄村70多岁的王庭香说,从3月下旬开始,每天在这里采茶的都有100多人。
走进桐淮茶叶有限公司,刚一进院,阵阵茶香扑鼻而来。比茶香更令人感到愉悦的是,这里还为带动当地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在有30多名长期工,大多数是当地农民。”该公司负责人黄钲荃介绍,厂里的生产线每天可处理茶鲜叶2000斤,此外公司还有3000亩种茶基地,每年能给村集体分红9.6万元。
近年来,桐柏县茶产业给农村群众带来的喜悦还有很多。在桐柏县嘉木茶叶有限公司务工的程湾镇石头庄村村民黄嘉春说:“我50多岁了,平时在家带孙子没法到外面打工,现在茶厂开到了家门口,到茶厂上班,每月能挣五六千元。”桐柏县丹峰山茶厂负责人刘可龙说,现在厂里可带动千余人就业,长期务工人员管吃管住,收入稳定……据统计,目前桐柏县规模化的茶叶经营主体达60余家,全县共有5万余人从事茶产业,茶事俨然成为支撑当地农村群众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茶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我们将立足‘全国知名茶乡’的发展定位,推进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统筹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投身‘全国知名茶乡’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桐柏茶人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以茶产业为代表、多种特色产业齐头并进,汇聚起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桐柏的磅礴力量。”党建凯对桐柏茶产业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本文链接:https://xiangcunbao.cn/post/122.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