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秦岭南麓,4月的陕西省柞水县杏坪镇中台村沉浸在一抹淡淡的茶香里。村集体企业柞水培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培勇算了一笔账,今年的春茶可采摘约800斤,预计茶园的收入将超过50万元。除此之外,加上车厘子产业园的土地流转费、木耳种植收入等,今年的村集体收入预计超过110万元。
几年前,中台村这个脱贫村还因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集体经济收入微乎其微。2022年,苏陕协作在陕西开展“四方双结对 共建示范村”活动,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从江苏省组织56个集体经济强村,与陕西省56个脱贫村形成结对关系,前者带动后者做强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中台村就是其中之一。几年来,在南京市高淳区和平村的帮扶下,中台村先后发展起了茶叶、木耳、水果、民宿等产业,集体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如今,陕西56个苏陕协作结对村因为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纷纷迈上新台阶。苏陕协作,为陕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产业元素和市场活力。
在苏陕协作的助力下,“镇安月嫂”走向全国,成为知名劳务品牌。
村容村貌换新颜 基础设施大提升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台上村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杨家庄村形成结对关系。铜山区和台上村干部到杨家庄村调研走访后认为,山水资源丰富的杨家庄村具有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的潜质,但首先得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
为了帮助杨家庄村“脱胎换骨”,铜山区为杨家庄村争取290万元资金,用于人居环境改善和公共设施提升。有了发展资金,杨家庄村不仅对村里的道路进行了修缮美化,还将村里的一方污水塘改造成为供村民休闲的景观生态公园,增修了游客中心,并协调铜山区灯具企业给村里捐赠了10万元的亮化照明器材。
基础设施的大提升让昔日的“丑小鸭”一夜之间成了“白天鹅”,杨家庄村的乡村旅游在2022年秋天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宝鸡市民纷纷来这里度周末、拍照打卡,杨家庄村也因此被陕西省和宝鸡市授予“生态村”的荣誉称号。
在苏陕协作中,像杨家庄这样的村子比比皆是。
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红庙村,与江苏省南京溧水经开区空港社区结对。2022年,为帮助红庙村发展乡村游,南京市赴商南县挂职干部钱锋为村里争取440万元资金,改善村里的硬件设施,还对部分民居进行了修缮。很快,一个集茶园观光、赏荷、农耕文化展示、瓜果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体系建立,昔日的田间地头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当地群众则称,如今的日子是“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周管村以“微实事”带动大民生,帮助定边县宗小涧村新修砂砾石路3.2公里;
南京市江宁区章村社区把江宁的农旅融合模式搬到了商洛市洛南县古城镇草店村,让后者一跃成了当地的网红村;
…………
据统计,2023年,苏陕协作在陕西省用于支持56个结对村的资金总额1.26亿元,137个项目的落成让许多陕西乡村旧貌换新颜。
产业帮扶见成效 消费协作受青睐
在助力结对村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江苏帮扶陕西结对村发展产业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莲花池村域面积小,土地资源紧缺,但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水产养殖。”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莲花池村党支部副书记杨超介绍村里的资源优势。
为此,该村的产业规划了现代渔业园,包括渔业文化展示、科技研发、育苗、商品养殖、加工物流和休闲旅游。
借助苏陕协作契机,和莲花池村结对的江苏省南通经开区东港管理区,将甲鱼培育项目引进到了莲花池村,帮助村里建起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甲鱼种苗培育大棚。
此外,2023年,东港管理区还支持莲花池村社会帮扶资金15万元,帮助村里提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从技术培训、电商销售等多个方面助力莲花池村经济发展。
“我现在正在学如何养甲鱼和小龙虾,等学会了技术,也准备和别人一样建个基地发展水产养殖。”一边务工,一边学习养殖技术的莲花池村村民蔡玮国,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
稻香鱼跃,醉美莲花。莲花池村将“产业兴旺 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浓墨重彩地书写在陕西大地上。
除了莲花池村的水产养殖产业,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富北村聚焦农业产业开发,帮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古庄村引进了一条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发展循环产业,并交由村集体自建自营。该项目年产生物质颗粒4000吨,年产液体有机肥3000吨,每年为村里创收300万元;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台上村把徐州的草莓种植引进到了杨家庄村,丰富了游客的农旅体验。农旅体验加上草莓等产业项目,2023年,杨家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
2022年以来,产业帮扶已经成为“四方双结对 共建示范村”的基础标配。
产业项目之外,消费帮扶也是苏陕协作的一个亮点。江苏省推动政府采购承销的同时,加大社会力量助销、专馆专柜展销、直播带货促销,拓宽陕西的优质农副产品多渠道进入江苏市场。
江苏省江阴市长江村联合当地各种力量,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签订“我在延川有棵苹果树”认购协议,认购梁家河苹果10亩。几年来,“梁家河”系列农产品在江阴市场累计销售已经接近1000万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对口帮扶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联络组通过“子洲大礼包”活动,将子洲县张家坪村价值30多万元的黄芪、苹果、粉条等农产品卖到了江苏市场。
“四方双结对 共建示范村”让越来越多的陕西农副产品不仅卖得出去,还卖上了好价钱。
劳务品牌促就业 暖心服务稳得住
促进就业是助力脱贫群众增收的有效、直接途径。
2019年,来自陕西省汉中市的罗健正愁找不到合适工作,听说汉中和南通、城固和南通经开区是苏陕协作的“兄弟”后,他抱着试试的心态南下“长三角”到南通闯荡。前往南通前,汉中市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给了他一张名片,并告诉他遇到困难可以打电话求助。在此期间,罗健也第一次知道“城固之家”的存在。
“城固之家”是南通经开区联合城固县在南通成立的机构,为在南通务工的城固籍群众提供劳资保障、用工维权、生活就医、子女入学、老人护理等一条龙服务。
求职四处碰壁后,罗健拨通了名片上的电话。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安排他先到“城固之家”提供的免费公共宿舍落脚。很快,在“城固之家”的对接下,罗健进入南通一家国企工作,并因为工作出色被录用为正式员工。后来,他的妻子也到了南通,夫妻二人的年收入接近20万元。
如今的罗健,不仅是汉中在南通务工人员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城固之家”的常年志愿者,他说希望通过政府搭建的这个平台,帮助更多的老乡在南通安心务工。
“城固之家”已经成为东西部协作的一张亮丽名片。几年来,“城固之家”不仅让汉中籍来南通务工人员感受到了“离乡不离家”的温暖与关怀,暖心的保障服务也得到了城固人的高度认可。随着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在南通周边务工的城固人遇到困难后,也向“城固之家”求助。
同样,南京市六合区对口帮扶山阳县联络组打造“山阳辅警”劳务品牌,截至目前已经输送至少42名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的优秀青年,圆梦南京警营;南京市浦口区和镇安县联手打造的“镇安月嫂”劳务品牌,在帮结对村部分妇女顺利就业的同时,也为她们带来了新的观念和认识;南京市溧水区持续打造“商南技工”品牌培训,先后帮助商南县红庙村105人实现就业。
江苏省对口帮扶组因地制宜、用心用情,通过打造一系列劳务品牌,促进陕西群众在江苏务工就业稳得住、能致富。仅2023年,陕西56个结对村的3650名群众因此找到了就业岗位,其中脱贫人口1782人。
苏陕一家亲,故事永流传。“四方双结对 共建示范村”工作开展以来,两省结对村结合自身优势,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充分集聚整合政策、规划、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资源,“共富”成效不断显现。
下一步,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将持续深入推进“四方双结对 共建示范村”工作,发挥江苏来陕挂职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助力陕西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在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富民上蹚出一条新路。(作者单位分别为:苏陕智库、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
本文链接:https://xiangcunbao.cn/post/131.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