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文化资源,围绕这些独特禀赋,海南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地开发出本地专属的特色产业。

走访儋州市、白沙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多个乡村后,记者发现,特色产业已成为海南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的重要转换器,他们一边吸纳农民参与其中,一边快速地将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转换成发展优势。

在海南各地,特色产业正成为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那大沉香:一棵树带富一方乡亲

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的海南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那大农业)沉香产业园,郁郁葱葱的沉香树遍布丘陵山脉,阵阵木香扑鼻而来,在沉香加工车间,工人正在包装各式各样的沉香产品……

南丰镇沉香产业园内,务工人员正在为用沉香制成的线香称重、分装。

自古以来,沉香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但在那大农业所在的南丰镇,沉香如今已成为“富民树”,是许多农民特别是脱贫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一亩地一般可以种290棵左右的沉香树,5年左右就能出香,用于制作沉香产品。行情好的话,每棵树平均能卖到1000多元。而且,整个种植过程不需要嫁接之类的技术操作。”那大农业董事长闫斌认为,沉香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产业前景又好,适合将农民镶嵌到沉香产业链中。

在闫斌的发展框架里,他负责二三产业,而农民则负责种植环节。

“公司将嫁接好的沉香树苗木免费送给当地农户种植,并提供技术服务,等到农户的沉香树结香时,农户可以自行销售,也可以交给公司以保底价回收。”闫斌介绍,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保障农户种得活、能产香、有收益,也保障了公司的产品原料和品质。

南丰镇油文村村民、那大农业员工陈必文就是前期参与种植的村民之一。在那大农业,陈必文的主要工作是仓库管理,每月收入4000—5000元。看到沉香产业的前景后,他鼓励父母参与沉香种植。“我家原来主要种香蕉和木薯,收入不高,也不稳定。2021—2023年间, 我家从公司免费领取了2000余株沉香树苗,开始种植沉香。”陈必文说。

截至2024年初,那大农业已为产业园周边109户农户发放17.5万株沉香苗,集中于南丰镇油麻村和油文村。

闫斌说,沉香从古至今都是奢侈品,他的愿望则是将沉香“快消品化”:“用快消品理念做沉香,从而推动沉香的消费量,让‘一片万钱’的海南沉香走进千家万户。”

通过“快消品化”的策略做大沉香产业后,就能放大市场需求,反过来可以为周边村民提供更多就业与致富的机会。在产业园内的沉香陈列馆,我们能看到快消品理念指引下生产出来的沉香产品,如线香、茶叶、手串、精油、化妆品等。

闫斌介绍,自2020年南丰镇沉香特色产业小镇成立以来,共吸纳周边闲散劳动力2万多人次,发放劳务费350余万元。此外,公司共聘用50余名长期工人,发放薪酬已达600余万元。

39岁的南丰镇油文村村民符秋雨原本在深圳的电子厂务工,随着年龄增加,感觉在外奔波不是长久之计,听说基地招工,就返乡应聘并成功入职。对于这份在“家门口”的稳定工作,符秋雨非常满意。

“我在供应中心上班,主要工作是勾香、车珠子或者做线香。每天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每个月到手工资有3000多元。”符秋雨说,她是正式员工,公司还为他们交了社保。

林兰花在那大农业从事销售工作。去年2月入职那大农业之前,她在武汉做过酒店经理,也在三亚从事过沉香销售工作。林兰花说:“除了负责销售外,我还从事接待、员工培训等工作。”她认为现在朝九晚五的生活让她“工作养生两不误”,而且每月4000元的保底工资,也高过不少周边县城的上班族。

随着产量的增长,那大农业开始在海南省内的机场、商场、旅游景区、酒店等场所部署销售网点,并逐渐向省外拓展,一个集育苗、造香、采香、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正在形成。 “2023年,基地沉香产品销售额超千万元,2024年销售额预计会超3000万元。”闫斌说。

随着沉香这一特色产业在南丰镇的发展,越来越多像陈必文、符秋雨、林兰花这样的村民,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家门口找到了新的增收机会。沉香,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让他们“回家”“享家”的产业。 

光村沙虫:小虫子孕育大产业

“以前,有些专家说,沙虫只能在海里生长,生长模式很难改变。我不信邪,通过模拟生态技术,2015年成功把沙虫养殖从海边滩涂迁移到陆上基地。”

在儋州市光村镇屯积村的海南光村湾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村湾)沙虫养殖基地,公司负责人王博文谈起成功迁移沙虫养殖环境的经历,自豪不已。

光村湾陆上沙虫基地内,务工村民正在挖沙虫。

光村湾成立于2007年,如今已成为海南省龙头企业,所养殖的沙虫是儋州市特色海产品,富含蛋白质、多肽成分,有“海洋虫草”的美誉。

王博文认为,沙虫产业有三重优势:“一是经济效益高。沙虫养殖成本低,不需要投料,不需要用药,市场前景还比较好,目前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二是社会效益好。这个产业可以带动许多周边村民就业,也能带动他们参与经营沙虫养殖项目。三是环境效益优。沙虫在沙滩下层生长,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还可以有效消除环境中的有机质。”

69岁的屯积村村民王德刚在光村湾滩涂基地负责安保工作,每月工资3000—4000元。“我老婆也在公司上班,她是育苗工。”王德刚说。

安保队一共有十来个人,57岁的村民苏侯玉也是其中之一。他说:“我以前收入主要来自种水稻和地瓜,收入很低。”加入安保队后,苏侯玉的工资和王德刚一样,和以前相比要稳定得多,也要高得多。

村民王长侬从事的是植树等工作,月工资在3500元左右。“我是孤儿,生活一直不太好。以前就靠在海滩上捡贝类赚钱,来到这里后生活才慢慢好起来。”王长侬说。王长侬的妻子也在公司打零工,“她的工作主要是挖沙虫、清理沙虫等,工作不太累,每天收入120—150元。”王长侬说,他们夫妻一个月收入有6000元左右。

目前,在光村湾就业的村民有56人,其中脱贫户11人,人均年增收达2万元以上。

为增强沙虫养殖的组织化与专业化程度,光村镇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社,申请了3750亩海域使用权,用于沙虫养殖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产品回收”这一利益联结模式,光村湾为合作社与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与销售支持。目前已经辐射带动6个沿海村2890户农户增收。

据统计,滩涂养殖一亩地大概能收获300—400斤鲜沙虫,陆上基地则能收获600—800斤。“鲜沙虫一斤的价格为60—65元,滩涂养殖和陆上基地养殖的利润分别可达每亩1.3万元和5万元。”王博文介绍。

“目前,我们有3500多亩的滩涂沙虫基地,以及1000亩的陆上养殖基地,此外,我们还有一个5000多立方米水体的沙虫种苗培育基地。”王博文说,当养殖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为了提升产业链价值,光村湾将向三产融合方向发展。

对于三产融合的方向,屯积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家非常赞同,他认为屯积村依托沙虫这一特色产业,未来可以“发展三产融合,吃上旅游饭,走好共富路”。“我们村有上千年历史,可以挖掘的文化元素非常多,再加上环岛旅游公路和旅游驿站带来的游客,发展民宿和科普教育等新业态肯定大有可为。”王国家说。 

打安兰花:“一镇一品”助农增收

“我们这里种植的文心兰有一个很浪漫的名字——舞女兰。这个兰花从侧面看,非常像一个正在跳舞的女孩。”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合水村的兰花种植基地,打安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吴俊才介绍:“舞女兰现在市场行情很好,可以卖鲜切花、卖种苗,还可以卖盆花,不少高档饭店装饰菜品用的就是我们的舞女兰鲜切花。”

在合水村兰花基地加工坊,务工人员正进行文心兰切花后处理流程。

合水村兰花种植基地占地56.44亩,2022年整合乡村振兴财政资金1440万元建成。

“现在基地中种植兰花种苗30万盆,其中文心兰26万盆,石斛兰等其他兰花4万盆。”吴俊才说,兰花种植的收入相当可观,经济效益包含鲜切花销售收入、分苗种苗销售收入和盆花销售收入三部分。

鲜切花以文心兰为主,经济收益可以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来计算。

“一株种苗种下后,一年即可成熟,第二年每盆产花3枝,第三年每盆产花6枝,第四年每盆产花12枝,第五年每盆产花15枝,五年合计每盆产花36枝。”吴俊才估算说,“以每枝2.5元的保底价计算,我们这个基地的文心兰五年总产值2700万元,扣除人工、肥料等支出1200万元,利润约为1500万元。”

5年后兰花要进行分苗培育,一盆分两盆,可销售种苗,花苗价值约为300万元。此外,基地还销售盆花,基地种植的石斛兰、火焰兰等盆花,一年成花,每盆盈利不少于3元,4万盆预计每年可盈利12万元。

“打安镇长岭村、合水村的兰花基地,都采用‘政府+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基地管理模式。”打安镇副镇长李汉生介绍。

在“政府+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这一模式里,政府整合财政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并负责指导、监督、管理和人才培育等工作。党支部做好党建引领和“双培双带”工作。村集体合作社享有基地固定资产所有权,以资产入股,享有基地盈利分红的70%,此外,合作社还要负责兰花基地基础设施日常维护,参与基地建设、日常监督及管理。

合水村成立的自沙祥蓝蓝雨林花卉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是村党支部书记马道芳,运营团队包含6名返乡大学生,他们负责基地日常管理、技术指导、人才培训和经营销售等工作,以技术、人力入股,享有基地盈利分红的30%。

在这一模式下,合水村兰花产业每年可增加4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56户1602人可享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二次分红。同时,农户可参与基地务工、学习种植技术,就地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合水村村民陈晓,原来主要收入来源是上山割胶,基地建成后,她成为大棚管理员。“我负责的区域大概有近4万株兰花,主要工作是切花、打药、施肥、拔草等。平时工作不太忙,7至9月是切花高峰期,一周可能要切两次花,工作量会大一些。”

除保底收入外,陈晓还有绩效收入。切花按照不同等级,她可以得到每枝0.15元到0.2元不等的绩效激励。

目前,合水基地有固定工14人,每年切花、施肥等短工用工可达2500人次,5年生长周期期间,发放工资约372.5万元。此外,基地建设期间,当地群众参与劳动和管理,有效带动合水及周边村落农户就近就业,整个项目村企公司盈利约82万元,带动8000余人次农民参与务工,收益达180万余元。

谈及未来发展,李汉生说,在“一镇一品”发展思路下,打安兰花产业需要“从单一种植向‘建、种、管、销、营、游’全链条式发展升级”,从而培育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多种发展业态,打造全链条式打安兰花“土特产”。 

番道村:非遗带来的就业想象力

“这是我们专门给北京依文集团制作的绣片。2023年,我们就接到他们900个绣片订单。”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番道村的奔富联黎锦传习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非遗传承人王雪娟指着眼前的一叠绣片向记者介绍。这一叠绣片的尺寸为27.5厘米×13厘米,蓝色背景上,纤细的线条,配合黎族独有的蛙形几何纹饰,非常别致、漂亮。

“传统黎锦包含纺、染、织、绣四大工艺,是一门古老的棉纺织染绣技艺。不过,我们以前主要是给自己制作服装,很少面向市场出售。”在奔富联黎锦传习所,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南海工匠”王金梅说,“黎锦制作技艺比较繁琐,对技术要求高,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将黎锦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并推向市场,是王金梅的夙愿,她在自家庭院成立传习所,向周边村民教授黎锦制作技艺,在技术培训的过程中,黎锦也成为番道村的特色产业。

在王金梅的带动下,番道村不少女性借助黎锦这一非遗技艺实现增收。图为传习所村民为客户制作的绣片成品。

王金梅的两个儿媳王雪娟和王亚秋,都是她的学生,也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这一县级非遗的传承人。婆媳三人组成的团队已成为琼中县小有名气的培训团队和黎锦产业带头人。她们培训过的学生有7000多人次,参训群体主要是农村女性、下岗工人、初中学生和大学生。

记者前往来访时,在传习所的庭院里,10余位农村女性一字排开,正在制作各种样式的黎锦制品,墙上挂着的是“什运乡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培训班”的红底白字横幅。

“传承人+订单培训+就业”的方式,让黎锦在周围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带动了300余人次就业。在参与依文集团订单的周边群众中,既有王爱敏这样的农村残疾女性,也有王海梅等脱贫户。

要想让黎锦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就需要和产业结合。传习所和依文集团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在传习所的展示间内,一套传统黎族服装的标价多在1000元以上,而制作工期也需要半年。王雪娟发现,这种传统服装的市场空间相对有限。她们开始探索带有黎锦绣片的钱包、帆布袋、钥匙串等新品类。此外,她们也开始尝试为大企业定制绣片。北京依文集团考察了王金梅的黎锦制作技艺之后,向她们下了订单,并对执行团队进行订单培训,教师来自东方市、海口市等地,而其中优秀的学习者,会成为依文订单的制作者。

“这是真正从村里挖掘出来、长起来的特色产业,也是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这种产业蕴含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力量。”琼中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祥介绍。

在儋州市、白沙县、琼中县,记者观察到的海南特色产业形态各异,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有的已然打造成了相对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有的依然处于合作社初创的阶段,但这些案例都能让人感受到农民内生动力被激发后的蓬勃生机以及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升值之路的创新动力。

本文链接:http://xiangcunbao.cn/post/118.html 转载需授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