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豫鄂交界的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气候湿润,土壤矿物质丰富。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桐柏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艾草、食用菌、兰花等特色产业,让产业“百花齐放”,“花”落千家万户。

“艾经济”,方兴未艾

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17′—32°43′之间的桐柏县,处于艾草黄金适生区纬度中心位置。

不可复制的资源禀赋让桐柏县成为全国优质艾草天然原产地、优良艾草的主产区之一。“在业界,桐柏艾草拥有‘全国艾草看宛艾,宛艾最好数桐柏’的口碑。”桐柏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汪随介绍。

桐柏艾草为何能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恰是天时、地利、人作为。桐柏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此变为现实。

黄岗镇属于桐柏县艾草产业发展的“先行军”,2023年被授予南阳市首批区域中药材集散基地。4月,在黄岗镇艾草种植基地已闻得到艾草香。“这片艾草起于冬,收于春,一年可收三茬。由于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艾草也更为优质,一亩年收益能有2000—3000元。”种植大户祝君平向记者介绍。

资源禀赋造就了桐柏艾草的优良品质,桐柏县更是凭着一种“匠心精神”守护这份纯生态。在加工艾草制品的过程中,让陈艾经过充分的“沉淀”,以手工搓制的原始方式,最大程度保留艾草的价值。

“除了一批直接出售的鲜艾,剩下的艾草可通过陈放、发酵逐年变成‘陈艾’,而陈艾是制作艾绒的关键。”祝君平一边向记者介绍存放1—3年陈艾的不同之处,一边解释道:艾灸效果的好坏,艾绒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好的艾绒一定是由经过3年存放的陈艾搓制而成,更为细腻、绵柔,方能具备更高的药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黄岗镇通过研发艾柱、艾灸贴等各类艾草制品,不断延伸艾草产业链,进一步开拓艾草市场,延伸艾草产业链的同时也带动了不少村民就近就业。黄岗镇以“支部+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发展订单化种植、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群众发展艾草产业,人均年增收万元以上。

如今,“艾经济”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位于毛集镇的一处艾草加工帮扶车间,主要从事各类艾草制品的加工制作。“我主要做艾柱,月收入两三千元不成问题,平时也不耽误给家里做饭。”毛集镇村民曾藏兰告诉记者。

桐柏县黄岗镇刘庄村艾草种植基地。

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帮扶车间不仅带动百余村民就近务工,还大量收购周边乡镇村民所种植的艾草,让广大艾农从中受益。

现下,桐柏县共有17个乡镇(集聚区)从事艾草种植,这样的种植规模,让艾草产业成为当之无愧的县域主导产业。

桐柏县持续发展壮大艾草产业,着力打造优质生态有机艾草基地,将发展培育艾草产业作为助力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出台《大力发展艾产业实施意见》等文件,积极推动艾草产业园及市场建设,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艾草企业入驻,带动全县艾草产业提档升级。同时,桐柏县在艾草产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开拓进取,对艾草基地、艾农实施“保姆式”服务,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提高艾农自身种植和管理能力,并在桐柏艾草基因库建立、优良品种繁育、产业延链扩链等方面加强科技合作,全方位做大、做强、做精艾草产业,让艾草产业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桐柏艾草种植总面积达4万余亩,艾草年产量4.3万吨,一二三产业总产值4.7亿元。桐柏现有艾草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10家,艾草加工、艾草制品生产企业11 家,艾灸养生馆、中医堂、理疗馆等40余家,中药材收购站15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艾草制品已衍生出40余款产品。

菇香浓,日子甜

要说种植香菇的历史,桐柏县颇有年头。上世纪80年代,桐柏县不断引进适宜菌源发展种植。脱贫攻坚期间,食用菌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在探索实践中,桐柏县也找到了最适宜的发展路径——集约化生产。此后,桐柏县陆续在一些脱贫村建设集约化食用菌栽培生产基地,开始了这场“试验”。

朱庄镇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乡镇。朱庄镇粉坊村的香菇种植基地共建设了3个标准化大棚,每个大棚内种植了近10万袋菌棒,静待新一轮的采收。粉坊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彬向记者介绍:“每年的11月左右开始种植,一年能收四茬,一个菌棒年利润能达3—5元,效益可观。”

由于香菇种植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当地群众积极性一直很高。

发展食用菌产业初期,菇农种植方式较为粗放、分散,也常由于缺乏技术导致香菇品质和产量下降。粉坊村通过成立合作社统一进行规范管理,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建好的标准化香菇大棚租赁给农户使用,由合作社统一为农户提供专业的种植技术。

“这种模式既实现了食用菌产业集约化、规范化管理,一定程度降低了香菇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对香菇的品质、产量有很好的把控。”王彬表示。此外,为提升香菇品质,桐柏县还组织食用菌科技特派员队伍为菇农进行指导。

不少农户在一系列扶持下逐渐具备了自主发展的能力。在粉坊村香菇种植大户卢瑞娟家中,种植已小有规模。卢瑞娟告诉记者,自己种植香菇已有五个年头,目前大棚内种植了10余万袋菌棒,每年净收益能有20万元左右。

粉坊村在食用菌产业的助力下,一举摘掉了贫困帽。目前,朱庄镇共有1500户脱贫户参与香菇种植,其中,粉坊村全村有70余户脱贫户,人均收入2.5万元。

集约化生产,不仅是朱庄镇,也不只香菇一种菌源。回龙乡副乡长张鹏辉向记者介绍,“我们这儿的农户每年清明前后都要上山捡野生羊肚菌,好的年成,一人一天捡10斤鲜菇,能卖个千把块钱,野生羊肚菌干品市场价每斤在1000元左右。”

羊肚菌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食药价值高,经济收益可观,桐柏县充分发掘羊肚菌市场潜力,在食用菌产业领域不断开拓。回龙乡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野生羊肚菌产地,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于是,桐柏县决定以回龙乡为试点发展羊肚菌种植。

2020年末,回龙乡在何庄村建设羊肚菌产业示范园,采取“政府+支部+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探索发展羊肚菌产业,利用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将羊肚菌从山上搬运到山下进行集中生产。2021年初,人工试种成功,填补了桐柏县羊肚菌人工种植领域的空白。

桐柏县回龙乡何庄村通过发展羊肚菌种植,带动村民就近务工。

很快,羊肚菌在回龙乡形成了种植热潮,还带动不少群众就近务工。“羊肚菌采收一般忙个十天半月,收完后还能种西瓜、蔬菜等作物,收入稳定,离家也近,一月能挣个2000元左右。”杨集村村民张庆福告诉记者。如今,回龙乡已有300余户农户从事羊肚菌种植,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每亩羊肚菌纯利润在3万元左右,同时带动周边群众500余人就近务工。  

近些年,桐柏县累计投入食用菌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到户增收等项目资金7016.71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近亿元,逐渐打造了朱庄镇粉坊村、安棚镇李湾村、程湾镇艾庄村和回龙乡何庄村为代表的集约化食用菌栽培生产基地,并积极探索脱贫户自建补助、集中托管、代种代管等多种形式发展食用菌产业。

在技术层面,桐柏县更是“一路绿灯”为食用菌产业“保驾护航”。桐柏县积极组织建立食用菌科技特派员队伍,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围绕食用菌良种良法、丰产栽培、生产管理、精深加工等方面不断拓展;先后创建了南阳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桐柏山百菌产业星创天地(省级)、南阳市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普基地等平台,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

据了解,桐柏县已发展香菇种植3000万袋,年产鲜香菇3万吨,产值3亿元;羊肚菌种植1500亩,年产鲜羊肚菌750吨,产值7500万元,全县共有食用菌专业公司8家,专业合作社13家,经销商100余户,8000余人从事菌种生产、菌棒加工、生产管护、采摘销售等工作,“小菌棒”成了当地富民的“大产业”。

以“兰”会友,以“花”为媒

每月16号、26号的“交易日”,是大河镇兰花交易市场最热闹的日子。不少外地客商慕“兰”而来,有的豪掷高价也要抱得“兰”归。

作为河南省面积最大、占地10万平方米的兰花交易市场,该市场所培育的兰花不仅有精品、中端、普通的丰富产品线,更是在国内外兰花博览会、兰展中斩获各项金奖、银奖达30余项。

“桐柏县兰花产业是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桐柏县大河镇镇长韩笑说。

桐柏县与兰花的不解之缘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产生。彼时的桐柏兰花已“崭露头角”,深受江浙、日韩等地客商青睐,桐柏县也逐渐发掘兰花产业的潜在市场,从最初寻兰、售兰,逐步踏上了建园养兰之路。

事实上,大河镇属于名副其实的“兰香小镇”。位于桐柏县城北部山区的大河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5%,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几乎适宜所有品种的兰花生长,可以说是天然的兰花物种基因库,这也是桐柏县以大河镇为主发展兰花产业的重要原因。

兰花独特的文化底蕴也让其更具价值。“兰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气质含蓄内敛,常被视为‘君子之花’,深得国内外客商喜爱。”桐柏县兰花协会会长黄发国介绍,不同种类的兰花因其苗根、叶形及寓意等被赋予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部分稀有品种价格高达百万元至千万元不等,市场前景广阔。

从历史渊源、自然优势,再到文化底蕴,桐柏县委、县政府立足优势,在兰花产业领域广作为,不仅将兰花产业纳入县“十四五”规划进行重点培育,并将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成立兰花协会和兰花合作社,积极打造兰花交易市场。其间,桐柏县创新探索出“协会+基地+合作社+农户”、农户庭院经济等多种发展模式,安排到户增收资金,扶持农户参与发展兰花产业。

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兰农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兰花种植体系,有的兰农更是成为“养兰大户”。

大河镇石佛寺村脱贫户郑春平就是其中一个代表。郑春平曾因缺乏技术被识别为贫困户,在镇村帮扶下,郑春平逐渐掌握了兰花的种植技术,种植兰花200余盆,年收益达30万元。目前,整个大河镇兰花种植面积近百亩,兰花种植规模达60余万盆,其中,精品兰花就有10万盆,拥有数百个春兰、蕙兰精品名种,全镇辐射带动4000余人从事兰花种植。

窥一斑而知全貌。整个桐柏县,已有大河镇、朱庄镇、城郊乡等兰花标准化培育基地6处,标准化兰棚180余棚,培育精品兰花16.8万盆。全县有2000余户农户参与兰花种植,兰花产业年产值8.6亿元,每年交易额3.3亿元,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

借助兰花产业发展势头,桐柏县不断推动兰花产业朝着更专业化、高端化的方向迈进,不仅建设了“大河国兰种植交流中心”“中州国兰兰花科研与兰文化展示交流中心”两大兰花产业交流平台,并连续七年举办桐柏县兰花博览会,以“花”为媒,以“兰”会友。

“立足兰花产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把位于县城北部旅游风光带的大河镇兰花基地,着力打造成桐柏‘后花园’,吸引更多的人驻足、品兰。”桐柏县委书记党建凯表示。 

本文链接:http://xiangcunbao.cn/post/127.html 转载需授权!

分享到: